打造本土舞臺藝術精品 促進文化旅游產業發展
我市舉辦新編東路二人臺歷史劇《玉壺春瓶》研討會
圖為研討會現場 王玉平 攝
3月31日,市民族藝術劇院邀請自治區戲劇藝術界知名..和市內..就新編東路二人臺歷史劇《玉壺春瓶》召開劇本研討會,市委宣傳部、市區兩級文旅體局及烏蘭牧騎有關領導參加會議。
新編東路二人臺歷史劇《玉壺春瓶》編劇王玉平,筆名冷恒,國家二級編劇。曾多次擔任市級重大宣傳文化活動總撰稿,發表文學藝術作品100余萬字。創作(作詞)歌曲《西口情》獲自治區“五個一工程”作品獎、自治區藝術創作政府.高獎“薩日娜”音樂獎;小品《喝高了》、《失地之后》和小戲《富裕之后》等先后獲得中國第十屆藝術節群星獎入選劇目、自治區第九屆與第十二屆草原文化節優秀劇目獎?,F任集寧區烏蘭牧騎編創中心主任。
此次編創的大型歷史劇《玉壺春瓶》以2003年元代集寧路遺址出土、現存于內蒙古博物院的釉里紅玉壺春瓶為線索,通過古城湮滅傳奇、商號衰敗復興、愛恨情仇糾葛、寶瓶失而復得的故事,藝術地展現了草原絲路悠久的發展歷史和蒙漢民族團結互助的感人故事。
研討會上,各位..就劇本的題材價值、主題定位、人物設置、唱腔唱段等進行了認真的研討,一致認為,劇本故事主線集中完整,情節構思跌宕起伏,人物關系設置合理,人物形象塑造鮮明突出,具有鮮明獨特的時代、地域和民族文化特色,是烏蘭察布市近些年來首部原創大型二人臺歷史題材舞臺劇。劇本取材于本土標志性優秀歷史文化資源,全景式地反映了烏蘭察布地區作為草原皮都、交通樞紐的悠久歷史,藝術地再現了集寧路、茶馬古道、草原絲綢之路連接“一帶一路”的歷史發展脈絡,從而自覺地為當今烏蘭察布的文化建設和旅游發展服務。
據悉,作品借助東路二人臺的主題音樂風格和本土其它民族音樂特色以及民族舞蹈,立體展示地方民俗風情,致敬誠信商道,講述草原故事。特別值得肯定的是對地方標志性文物釉里紅“玉壺春瓶”的傳奇演義,以及其作為全劇貫穿性道具和精神文化意蘊載體象征性意味的熔鑄,構成全劇文學品味的重要因素,也使該劇的題旨立意更加積極,時代精神更加強烈,將來排演成功后可在草原旅游景點和國際皮革城駐場演出,后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會上,各位..還就劇本的修改提升提出中肯的意見和建議。市民族藝術劇院領導表示將盡快組建劇目編創排演項目組,開展劇本修改和項目運行的前期籌備工作,力爭將該劇打造成為一部立得住、傳得開、留得下的舞臺藝術精品,為烏蘭察布文化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做出新的貢獻。